目錄
- 織田信長終結室町幕府
- 明智光秀謀反織田信長,豐臣秀吉接手豐臣政權的勢力範圍
- 豐臣秀吉滅門外甥全家,攻打朝鮮,豐臣秀吉去世
-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打敗石田三成,成為天下霸主,開啟江戶幕府
- 大阪之陣,德川家康推翻豐臣勢力
- 「幕末」
- 大政奉還,江戶幕府時代結束
- 明治維新
- 幕末時期重要人物簡介
- 關於 阪本龍馬
- 戊辰戰爭
- 西南戰爭
- 參考資料
織田信長終結室町幕府
- 1467年,應仁之亂,開啟了「戰國時代」
- 室町幕府威望重挫
- 幕府將軍足利家族逐漸勢弱
- 足利義輝死後,室町幕府就此完全失去實權,最終室町幕府逐漸走向滅亡
- 1568年,織田信長擁立將軍足利義昭上洛,織田信長上洛成功,進入京都
- 1573年,織田信城攻入二條城,室町幕府滅亡
- 織田信長在家族中爭權,成為尾張國領主
- 殺掉弟弟
- 滅掉織田信賢
- 織田信長很早開始就使用火砲
- 織田信長滅掉今川義元
- 織田信長兩個最強的部下:
- 豐臣秀吉
- 德川家康
- 織田信長進攻首都京都
- 織田信長殺了很多佛教徒、鎮壓佛教
- 燒掉了佛教聖地 比叡山延曆寺,大屠殺兩萬人
- 導致武田信玄對織田信長不滿
- 導致其他勢力大名反抗織田信長
- 武田信玄征討織田信長
- 武田信玄打敗德川家康
- 結果不久之後武田信玄病逝,由武田勝賴繼承
- 武田勝賴的妹妹嫁給德川家康,卻叛變,暗中通敵武田勝賴
- 武田勝賴討伐德川家康
- 織田信長馳援德川家康,長筱合戰,打敗武田勝賴,武田家族衰落
- 然後織田信長強迫德川家康殺死妻子和其兒子,以絕後患。這導致德川家康暗中不滿織田信長
- 伊賀地勢多山,有很多忍者,反抗織田信長,暗殺很多織田信長的手下
- 織田信長的兒子織田信雄進攻伊賀,結果大敗
- 織田信長親自出征伊賀,又是大屠殺
- 織田信長建造安土城,日本史上最大的城堡
明智光秀謀反織田信長,豐臣秀吉接手豐臣政權的勢力範圍
- 織田信長派德川家康進攻毛利勢力,高松城
- 結果明智光秀謀反,他不但不支援德川家康,反而攻擊織田信長
- 史稱本能寺之變,逼得織田信長自殺
- 明智光秀屠殺織田信長家族
- 織田信長死後,多方勢力爭權
- 明智光秀
- 德川家康
- 豐臣秀吉
- 豐臣秀吉一路從西邊殺回京都,殺了明智光秀,豐臣秀吉接管織田家的政權,接手了原本織田信長的地盤
- 織田信長的兩個兒子活了下來
- 織田信孝
- 拉攏柴田勝家。豐臣秀吉發動戰爭。柴田勝家被打敗,自殺身亡
- 織田信雄,
- 德川家康也有野心,但決定先忍住,決定支持織田信雄,但是卻沒有佔上風
- 德川家康決定議和,向豐臣秀吉示弱,兩者結盟,互換人質
- 豐臣秀吉協助興建皇宮,獲得天皇朝廷豐為貴族
- 豐臣秀吉持續擴張勢力
- 伊達政宗
- 佔據日本東北
- 右眼失明
- 豐臣秀吉
- 逼迫老百姓交出刀械
- 禁止各地大名無端發動戰爭
- 伊達政宗在東北發動戰爭,折上原之戰,成為北方霸主
- 豐臣秀吉討伐北条氏勢力時,伊達政宗向豐臣秀吉示弱,豐臣秀吉選擇容忍伊達政宗,因此雙方沒有發動戰爭
- 1590年,豐臣秀吉在小田原之戰打敗北条氏,各地大名都臣服於豐臣政權,基本完成日本統一,結束了「戰國時代」,開啟「安土桃山時代」,是和平時期
- 豐臣秀吉出任關白
。織田信長派明智光秀支援德川家康
豐臣秀吉滅門外甥全家,攻打朝鮮,豐臣秀吉去世
- 豐臣秀吉沒有兒子能繼位,於是決定傳位給外甥豐臣秀次。
- 豐臣秀次生性殘暴
- 結果後來豐臣秀吉居然有了兒子豐臣秀賴,豐臣秀吉必須除掉豐臣秀次,才能讓小兒子順利繼承
- 豐臣秀次起兵謀反
- 豐臣秀吉殺了兒子豐臣秀次,斬首示眾,並且在鴨川岸邊滅門全家。
- 豐臣秀次全家的墓地就在當今京都木屋町通路上
- 豐臣秀吉認為伊達政宗有協助豐臣秀次的謀反,但德川家康為伊達政宗擔保其忠誠,豐臣秀吉饒了豐臣秀吉一命,但豐臣秀吉逼伊達政宗出兵朝鮮
- 豐臣秀吉想要進攻中國,首先先去攻打朝鮮
- 攻陷首爾、平壤,逼近中朝邊境
- 大肆屠殺朝鮮人
- 明朝最終終於出兵支援朝鮮
- 豐臣秀吉軍隊折損嚴重
- 豐臣秀吉脾氣暴躁,回總部匯報戰況的屬下常常報喜不報憂,導致豐臣秀吉不清楚前線狀況
- 豐臣秀吉軍隊狀況不佳,必須和談
- 但在總部的豐臣秀吉以為快打敗明軍了
- 結果明朝使者拿了明朝皇帝的詔書,聲稱日本是中國的附庸國,豐臣秀吉至此才發現真相
- 豐臣秀吉大怒,再次發兵攻打朝鮮
- 豐臣秀吉軍隊在朝鮮到處屠城
- 明朝再次援助朝鮮,造成豐臣秀吉軍隊損失慘重,許多大名對豐臣秀吉非常不滿
- 結果這時豐臣秀吉身體狀況急轉直下
- 最終,豐臣秀吉病逝,五大老撤回攻打朝鮮的軍隊
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打敗石田三成,成為天下霸主,開啟江戶幕府
- 豐臣秀吉在死前推舉「五大老」輔佐幼子,也讓每個人互相監督
- 前田利家
- 德川家康
- 石田三成
- 豐臣秀吉死後,五大老撤回攻打朝鮮的軍隊
- 前田利家入住大阪城,輔佐豐臣秀賴
- 前田利家年紀大,也沒有太多意願爭權
- 五大老
- 德川家康實力最大,影響朝政的能力最高,一直擴張勢力
- 石田三成持續準備推翻德川家康,支持豐臣秀賴
- 前田利家死後,德川家康入主大阪城,控制著豐臣秀賴,惹惱了忠心於豐臣秀吉的家臣
- 石田三成獲得上杉景勝和伊達政宗的支持
- 石田三成率領大軍攻擊伏見城
- 鳥居元忠兵力非常少,死守到最後一刻,切腹自殺
- 但這為德川家康爭取時間在江戶城 募集兵力
- 關原之戰
- 1600年,德川家康率兵攻打石田三成
- 小早川秀秋決定背叛石田三成
- 最後在關原現場,石田三成要求小早川秀秋出兵攻擊,小早川秀秋卻按兵不動。德川家康此時居然向小早川秀秋開砲,逼小早川秀秋確定自己的敵我立場,小早川秀秋決定出兵攻擊石田三成,石田三成軍隊迅速被瓦解
- 被稱為「決定天下的戰爭」,德川家康成為天下霸主
- 關原之戰之後,
- 德川家康處決所有大部分豐臣秀吉的家臣,包括石田三成
- 德川家康故意不殺豐臣秀賴,但把秀賴留在身邊看管
- 德川家康把忠於自己的大名分封在大阪四周,把不聽話的大名派駐到周邊偏遠區域,穩住自己的政權
- 但沒有賞賜小早川秀秋,因為德川家康不信任叛變的人
- 1603年,德川家康啟用幕府將軍稱號,成為征夷大將軍,成立德川江戶幕府政權,結束「安土桃山時代」,開始「江戶時代」
大阪之陣,德川家康推翻豐臣勢力
- 豐臣秀賴成年了,不斷有討厭德川家康的勢力,投靠豐臣秀賴
- 豐臣秀賴的生母淀殿(本名為淺井茶茶)鼓吹起兵討伐德川家康
- 大阪之陣
- 1614年 德川家康集結重兵,用二十萬人進攻大阪城,,一共打了七個月,分為大阪冬之陣、大阪夏之陣
- 1615年,大阪城失守,豐臣秀賴和母親淀殿都在城內米倉自殺身亡,豐臣秀吉勢力完全被消滅,日本開始了兩百五十年的和平
- 不到一年之後,德川家康就過世
「幕末」
- 1853年,黑船來航
- 培里率軍開入江戶灣
- 逼迫日本開國
- 黑船來航,導致幕府官員阿部正弘向天下大名廣徵意見,討論要如何應對外國勢力
- 天下各種言論百家爭鳴,這是江戶幕府從未有的局面
- 開啟「幕末」短暫的十五年
- 吉田松陰本想偷渡去國外,最後失敗,回到長州當老師,培養很多年輕人
- 勝海舟
- 坂本龍馬追隨勝海舟
- 成立海軍塾,由阪本龍馬擔任塾頭,訓練出很多航海人才
- 曾經開船去美國
- 許多武士反抗幕府,導致幕府成立「新選組」來維持京都的治安秩序
- 京都常發生殺戮、火災
- 新選組大本營在京都
- 坂本龍馬
- 富二代,早年學習傳統武士劍術
- 見證黑船來航
- 在各個藩國交朋友、吸收各種想法
- 進行貿易、軍火買賣
- 向勝海舟學習,坂本龍馬從「攘夷派」轉向「開國派」
- 1863年4月,勝海舟獲得幕府准許創立幕府海軍士官培養機構「神戶海軍操練所」。同時,他還獲准設立了培養弟子的私塾,勝海舟就讓坂本龍馬擔任了塾長
大政奉還,江戶幕府時代結束
- 坂本龍馬促成「薩長同盟」。
- 薩摩藩
- 追求日本國內統一,聯合幕府推行雄藩聯合政策
- 由於幕府的獨裁日益加劇,薩摩藩的領袖大久保利通、西鄉隆盛等人越來越難以接受,思想開始逐漸傾向於推翻幕府
- 長州藩
- 追求尊王攘夷,反抗幕府
- 西鄉隆盛代表薩摩藩 、桂小五郎代表長州藩,在京都的小松帶刀家裡,簽訂「薩長同盟」。象徵了浪士、上士之間放下成見,協力合作,兩藩聯手對抗幕府,為了日本國內統一而戰
- 薩長同盟是口頭密約,但長州藩的木戶孝允為求保證,便將盟約的確認事項整理為6條 寫成書信寄給坂本龍馬。龍馬在書信的背面寫下了「毫不相悖」
- 不久之後,阪本龍馬在京都寺田屋遭到暗殺,但幸運活下來
- 坂本龍馬鞆之浦談判
- 土佐海援隊的伊呂波丸帆船與紀州藩的船相撞,伊呂波丸沈沒
- 海援隊隊長 坂本龍馬說服紀州藩付出高額賠償金
- 談判地點在今天的廣島福山鞆之浦,對潮樓,有「日本第一形勝」之美稱
- 1867年,坂本龍馬提出「船中八策」:把日本建設成嶄新的現代國家而提出的構想
- 讓幕府將政權歸還天皇的「大政奉還」
- 建立議會
- 坂本龍馬說服土佐藩,建議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將還給天皇,促成大政奉還
- 坂本龍馬在乘坐土佐藩的船隻從長崎駛向兵庫的途中,向該藩要員後藤象二郎述說了「船中八策」。
- 後藤象二郎深受觸動,在總結了藩中眾人的意見後,他以土佐藩之名就「大政奉還」向德川慶喜進言
- 1867年,江戶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在二條城宣布奉還政權的想法,並且隔天上表朝廷,執行大政奉還,江戶幕府時代結束
- 後來,船中八策成為《新政府綱領八策》,並被明治政府的政策綱領《五條御誓文》所繼承。1868年,明治天皇後來提出五條御誓文,確認新政府的體制,被認為是受到版本龍馬的啟發
- 德川慶喜成為末代將軍,讓出了德川家督地位,由其養子德川家達繼承德川宗家
- 德川家達成為明治時期的政府高官
- 勝海舟向政府求情,讓德川慶喜安度晚年,德川慶喜從此隱居在靜岡
- 大政奉還之後僅僅一個月,阪本龍馬在京都近江屋被暗殺
- 坂本龍馬的遺孀活了下來
- 坂本龍馬葬在京都靈山墓園
明治維新
- 1868年,明治天皇把年號從「慶應」改為「明治」
- 1869年,明治天皇把皇室從京都遷移到東京
- 德川將軍家也被從東京移去靜岡
- 西鄉隆盛
- 是明治維新的元勛,與木戶孝允、大久保利通並稱「維新三傑」
- 明治初年曾任要職,推行多項重大改革
幕末時期重要人物簡介
關於 阪本龍馬
戊辰戰爭
- 雖然大政奉還,但是天皇、朝廷一時之間也無法控制各方勢力
- 在京都爆發「鳥羽伏見之戰」,1868 年開始戊辰戰爭
- 維新政府軍與舊幕府之間歷時16個月的內戰
- 維新政府軍主力:薩摩藩、長州藩、土佐藩。他們是所謂的「倒幕派」
- 西鄉隆盛帶領維新政府軍,最終打敗江戶幕府勢力
- 1868年,幕府重臣勝海舟與西鄉隆盛談判,勸說德川慶喜投降,江戶無血開城
- 戰爭一路打到北海道,舊幕府軍在札幌五稜郭開城投降
- 戊辰戰爭結束後,日本逐漸成為天皇極權的國家,此現象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為止
西南戰爭
- 1876年,明治政府頒布廢刀令
- 1877年,爆發西南戰爭,是日本最後一場內戰
- 西鄉隆盛成為叛軍首領,帶領士族,以清君側名義攻打政府軍
- 薩軍攻打熊本城,但是失敗
- 政府軍死守熊本城
- 政府軍殲滅叛軍,西鄉隆盛在鹿兒島自殺,西南戰爭結束
- 後來明治天皇特赦西鄉隆盛,棰贈官階
- 至此,日本國內再也沒有別的大型內戰
參考資料
About me
- Software Product Manager in tech.
- 10 years of experience as software product manager in these areas: #ecommerce #SaaS #SoutheastAsia #delivery #MarTech #SuperApp
- Work experiences in Taipei, Singapore, and Shanghai.
- Currently based in Taipei City, Taiwan.
- My Linkedin profile: Alex H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