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Alex Ho
目錄
- 半導體 Intro
- 銷售額 (需求來源)
- 產業鏈 (價值供應者)
- 產業鏈上游 (毛利率較高)
- 產業鏈下游 (毛利率較低)
- 半導體的應用領域
- 製程節點
- 以 奈米 大小 區分半導體應用產品領域
- 近年情勢 (2020-2022)
- Major Players
- 台積電
- 美光 ($MU)
- NVDIA
- AMD
參考資料
半導體 Intro
銷售額 (需求來源)
- 銷售額
- 2022-2030 預計 CAGR 7%
- 預計 2030 年 全球半導體市場:1兆
- 需求主要在 亞太地區,佔據全球 62% 銷售額 (as of 2021)
- 中國 是最大 半導體需求市場 (佔據 34.6% 銷售額)
- 日本在亞太地區中是第二名
- 美國是全球第二大需求市場
產業鏈 (價值供應者)
美國 > 韓國
產業鏈上游 (毛利率較高)
- 美國控制 EDA 程式開發軟體、IC 設計、半導體製造設備,毛利率較高,是最大的價值供應者
- 光刻機:荷蘭 ASML
產業鏈下游 (毛利率較低)
- 生產半導體材料:日本佔據大宗
- 晶圓代工、封裝測試:台灣、韓國、中國
- 台灣壟斷 60% 晶圓代工產能
- 東亞地區的人力成本比美國低
半導體的應用領域
- 伺服器、Data Center、Storage
- 智慧型手機
- 電動汽車
- 工業電子
注意:銷售額較高 不一定代表 CAGR 年複合增長率 也會很高
製程節點
市場上常見的28奈米、40奈米甚或是7奈米,其命名主要是依據晶片內「閘極」長度而定
- 通常 7奈米 以下稱為先進製程
- 7奈米以上成熟製程(mature process)
以 奈米 大小 區分半導體應用產品領域
- 28 奈米以下
- 高級智慧型手機 (5G 手機) 的 AP(應用處理器)/ SoC(系統單晶片)
- 電腦、伺服器 CPU(中央處理器)
- 5G 晶片
- AI 加速器晶片
- 28 奈米以上
- 消費性電子產品:包括中低價手機、平板、穿戴裝置、電視、遊戲主機,網路通訊設備(路由器、基站、Wifi 等)
- 藍芽
- 電動汽車
- IOT 物聯網
參考資料
近年情勢 (2020-2022)
- 背景
- COVID-19 疫情嚴重期間,缺工、貨運塞港,世界各地都缺晶片,需要晶片的終端產品無法出貨
- 通膨持續
- COVID-19 引發的 塞港 與 量化寬鬆 導致通貨膨脹
- 加上俄羅斯發動戰爭入侵烏克蘭,進一步加劇通膨
-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、中國在 Nancy Pelosi 出訪台灣之後密集對台灣發動軍事演習,成為不可被忽視的 地緣政治風險
- 導致各國政府關注 東亞地區大公司壟斷晶圓代工級封測領域 的情況
- 許多國家開始嘗試讓 半導體產業在地化 (e.g. 美國、歐洲)
- 許多國家對相關半導體公司提供補助
- 美國 2022 晶片與科學法案:提供 527 億美元補貼製造、2000 億美元科學研究補助
- 歐盟 2022 晶片法案:投入 430 億歐元
- 中國目標在 2025 達成半導體自給率 70%
- 2021 年底、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下降
- 半導體公司的業績下降,進入 去庫存 階段
Major Players
台積電
- 成長動能主要在高效能運算產品
- 雲端伺服器中的處理器、GPU、AI 加速器
- 需要將記憶體和處理器緊密堆疊、連結,讓巨量資料的傳輸速度提高
美光 ($MU)
- 台灣最大半導體外商公司
- 強項是記憶體
NVDIA
- 特別強項:GPU